媒体关注
《甘肃精神文明建设》介绍第四届甘肃省道德模范赵逵夫教授事迹
文章来源: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5-09-25     浏览次数:55

 

       近日,由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甘肃精神文明建设》第5期,专门对第四届甘肃省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赵逵夫教授的事迹进行了介绍。

 

       赵逵夫,男,汉族,1942年12月生,甘肃省西和县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西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带头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业务负责人。兼任甘肃省古代文学学会主席、省文联副主席、中国屈原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辞赋学会顾问、《文学遗产》编委、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委、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曾先后担任甘肃省第八、九、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教学名师。

 

一、执教杏坛,滋兰树蕙,始终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

 

       赵逵夫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文史专家,在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先秦两汉文学、古典文献学、甘肃地方文学与文化等领域造诣深厚、影响巨大。他多年来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活动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是甘肃省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之一。

 

       作为教师,赵逵夫教授总是“固执”地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教书是我的天职,然后才是科研。”在长达40多年的教学岗位上,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洒下了辛劳的汗水,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为甘肃省乃至全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虽已年过七旬,他却始终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不仅以非凡超群的学识教育学生,更以伟岸高尚的人格感染着学生。

 

       2005年10月19日的《光明日报》刊登了全国优秀教师马占荣的文章——《人生永念一恩师》,表达了他对赵逵夫老师的深深思念和祝福。文章写道:“听赵老师上课,可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深’、‘活’。课堂上,围绕中心,天文地理、神话民俗、诗词典故、无所不包。我觉得在人生道路上能碰上像赵老师这样的名师指路,是人生之大幸!”而这“深”、“活”的背后是常人难以达到的坚毅与执着,是用辛劳的汗水凝铸而成的。他先后手写而成的《中国古代文学讲义》就达11本,约50万字;《诗经研究》、《楚辞研究》、《汉赋讲析》、《诗赋流变》等讲义共100多万字。对学生,他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他的两首诗略可见此襟怀:“尺二讲台万仞山,从容站定岂无难?伏中亭午寒冬夜,乐育英才亦解颜。”“桌前作业叠成山,驻笔沉吟忆昔贤。窗内孤灯窗外月,寂然伴我五更天。”他培养的学生,有的扎根基层教育事业,有的已成长为全国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学术带头人。“乐育英才亦解颜”,这是赵先生的心声,也是他四十年园丁生涯的真实写照。

 

       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不仅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赞誉和尊重,也受到了政府部门的多次奖励和宣传。他曾两次被评为甘肃省优秀教师,获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园丁奖;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教师奖二等奖;1999年被评为甘肃省优秀教师标兵;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2011年6月被提名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上》加以宣传介绍。

 

二、焚膏继晷,笔耕不辍,先秦文学研究蜚声海内外

 

       作为一名学者,赵逵夫教授视学术研究为生命。在他的生活中,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数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笔耕不辍。他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史》、《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不少论文在国内和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学术刊物转载。楚辞研究方面,他发现了先秦时代有关屈原生平与家世的新材料,以确凿的史实确定了屈原在历史上的存在,驳斥了一些日本学者的“屈原否定论”,维护了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日本老一辈汉学家、国际著名楚辞学家竹治贞夫教授评其研究是“发微阐幽,开显千古之秘”;美国华盛顿大学东亚语文系主任康达维教授来信说:“您的关于屈原早期不为人知的作品的发现,太令人激动了。”

 

       赵逵夫教授出版有《屈原与他的时代》、《古典文献论丛》、《屈骚探幽》等多部专著。他主持完成的《先秦文论全编要诠》,被列入《“十一五”国家古籍整理重点图书出版规划》,201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荣获全国优秀古籍二等奖。由他任总主编、组织校内外学者共同承担的《历代赋评注》(七卷,420万字),2010年由巴蜀书社出版,亦荣获全国优秀古籍二等奖。2004年,他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文学编年史》被国家社科规划办评为优秀,这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甘肃省第一个被评为优秀的项目。该成果又被收入“代表国家社科研究最高水准”的《国家社科基金文库》,于2010年3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2010年,由赵逵夫教授任首席专家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获准立项,这是甘肃省语言文学方面的第一个国家重大项目。该项目也被列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点规划项目”,成果将由中华书局出版。

 

       赵逵夫教授在科研方面的成就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与广泛好评,并先后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教育部第二届、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中国屈原学会“屈原研究十年”优秀成果一等奖。

 

三、拳拳之心,赤子情怀,致力于甘肃地方文化研究与文化大省建设

 

       赵逵夫教授对我省的文化建设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常年埋首于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积极爬梳、发掘古代甘肃的历史文化资料和资源,为甘肃的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学术与理论支撑,为地方政府文化发展战略的制定进行理论指导,不遗余力地为甘肃文化大省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赵逵夫教授对伏羲文化、陇南的氐人文化与形天神话、周秦文化等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他主要对陇南、天水的乞巧风俗,陇东的“农耕文化——周秦文化——牛文化”进行研究。该选题被列为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后期资助项目。赵先生主要从古代文献、历史地理、出土材料及各地遗迹等方面考察“牛郎织女”传说的孕育、形成及主流的发展、演变情况,发表了十四篇系列学术论文,比较圆满地解决了一些关键的学术问题,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其中,《再论〈牛郎织女〉传说的孕育、形成和早期分化》发表于《中华文史论丛》,后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由秦简〈日书〉看牛女传说在先秦时代的面貌》发表于《清华大学学报》,并获第二届“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他认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传说同陇南秦文化、陇东先周文化有很深的关系;甘肃西和、礼县以及天水一带浓厚的乞巧风俗是周、秦文化的遗留;织女的原型是秦人的远祖女修,牛郎的原型是周人的远祖叔均;秦人早期居于汉水上游,所以把银河边上最亮的一颗星命名为织女星,以纪念这位远祖。这些研究成果将结集为《历史的投影——〈牛郎织女〉传说的形成与发展研究》,于近期出版。与此同时,赵逵夫教授还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子课题《中国七夕节》。

 

       为了进一步挖掘和宣传西和深厚的乞巧文化,赵逵夫教授将赵子贤先生在1936年搜集整理的《乞巧歌》加以校订,于2010年5月由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他还联系陇南地方的有关同志,一起编撰《西和乞巧文化》,介绍当地深厚的乞巧文化,以及与乞巧文化相关的自然风物、历史人文景观。《西和乞巧节》(简体字本)和《西和乞巧文化》近期将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并将翻译成外文同时出版发行。正是由于赵逵夫教授长期以来的研究与推介,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他指导西和县申报“中国七夕文化之乡”,全国民协2006年10月派专家考察后经研究予以批准。2008年5月,西和县的“七夕节”又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赵逵夫教授认为,陇东的农耕文化、周文化、牵牛传说、说春等有更深厚的文化蕴含,与中华文明的关系联系密切,有更大的挖掘潜力,应该着力来做。2009年6月,应庆阳市有关部门及陇东学院中文系邀请,他赴庆阳考察陇东农耕文化与周文化。当年庆阳市的文化节即由原来的“香包节”改为“农耕文化节”,而将“香包节”变为庆城区的文化节。

 

       随着甘肃省“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推进,赵逵夫教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甘肃早期文化与华夏文明关系方面的一些重大学术问题的思考与解决。201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刘基教授主编的《华夏文明在甘肃》(两卷四册)一书,赵先生与李学勤、樊锦诗等学术大家担任该书顾问,他也是西北师范大学唯一的一位学术顾问。2014年3月28日,《甘肃日报》专版刊发他的《因地蓄锐,秦人发祥于陇右》一文,对甘肃在华夏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做了全面论证。这些都为甘肃省“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