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
2007年“中心成员”之学术论文
文章来源:管理员      发布日期:2007-09-16     浏览次数:84

 

赵逵夫: 《况澍的集〈诗〉 “七夕”诗》,《中国韵文学刊》,2007年第1期;《〈鬼谷子〉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中国典                  籍与文化》,2007年第1期;

 

           《读〈文言文校读〉——怀念彭铎先生》,《社科纵横》,2007年第5期;

 

           《校读法的概念、范围与条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

 

           《跂彼织女,在水之湄——读况澍的集〈诗〉“七夕”诗》,《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叔孙豹的辞令、诗学活动与美学精神——兼论春秋时代行人在先秦文学发展中的作用》,《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论老子重生思想的源流与道教思想的孕育》,《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汉水、天汉、天水——织女传说的形成》,《民间文化》(中国文化产业) ,2007年第8期;

 

           《〈楚辞〉文论举要》,《中国楚辞学(第十一辑)——第十二届中国屈原学会年会暨楚辞学国际学 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年9月1日。

 

           《陇东、陕西的牛文化、乞巧风俗与“牛女”传说》,《文化遗产》 ,2007年第1期。

 

韩高年:《南朝文学的形式美学倾向及其价值》,《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禓祭仪式与〈国殇〉》,《中国楚辞学(第八辑)——2007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一)》,2007年6月1                  日。

 

伏俊琏:《<史记>老子韩非合传与老子的“道” 》,《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杂赋与乐府诗的关系》,《西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2期;

 

           《韩鹏故事考源》,《敦煌研究》,2007年第3期;

 

           《伏羲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华夏文化》,2007年 第03期;

 

           《敦煌俗赋的类型与体制特征》,《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汉魏六朝调笑戏谑类俗赋》,《中国赋学》卷第一,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

 

           《草圣张芝在陇上的两处遗迹》,《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2期;

 

           《也说<辨骚篇>中的“博徒” 》,《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4期。

 

马世年:《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章培恒先生学术访谈录》(章培恒 马世年),《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比较文学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徐志啸先生学术访谈》(徐志啸、马世年、赵晓霞),《甘肃社会科学》,2007            年第3期;

 

          《厉神占梦与《惜诵》中两“曰”字的人称归属》,《中国楚辞学(第十一辑)——第十二届中国屈原学会年会暨楚辞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9月1日;

 

          《连珠体渊源新探》,《中国楚辞学(第十二辑)——第十二届中国屈原学会年会暨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年9月1日;

 

          《〈离骚〉中的卜筮与祭祷——灵氛占断与巫咸夕降之关系新论》(与赵晓霞合发),《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                   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11月20日;

 

         《关于《韩非子》篇目真伪考辨的几点思考》,《图书与情报》,2007年第6期。

 

董芬芬:《春秋时代的誓师辞》,《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党万生:《颜延之《陶徵士诔并序》在陶渊明研究中的重要文献价值》,《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九歌〉词语歧解辨析三则》,《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高亚芳:《甘肃红色旅游开发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2月。

 

李  华:《从“向火乞儿”到“趋炎附势”》,《社科纵横》2007年第3期。刘晓玲:《论卜松山的中国文化研究》,《宁夏社                     科》,2007年第5期;

 

          《用人格理论解读蔡元培的人格魅力》,《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马军霞:《浅析《周礼》与青铜器研究》,《焦作师专学报》,2007年3期。

 

毛瑞林:《河西魏晋十六国墓葬概述》,《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

 

王贵生:《从“圭”到“鼋”:女娲信仰与蛙崇拜关系新考》,《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

 

王建疆:《中国诗歌史:自然维度的失落与重建》,《文学评论》,2007年第02期。

 

王三北:《旅游经济学关注的几个前沿问题》(王三北、高亚芳),《光明日报》,2007年9月11日(《人大复印资料旅游学院》               2007.11)。

 

陶兴华:《西周、春秋时期“国人”的社会角色》,发表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共伯和”与“共和行政”考》,发表于《西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3期。

 

杨  玲:《论先秦法家对〈周礼〉的继承和发展》,《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2期;

 

           《齐法家与晋法家吏治思想比较》,《河西师院学报》2007年4期。

 

杨同军:《灌注了佛教词义的道家词语试析》,载《宗教学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07年第4期;

 

           《佛教语“作业”、“作孽”源流考》,载《敦煌学辑刊》(CSSCI来源期刊),2007年第4期。

 

张德芳:《斯坦因第二次中亚探险所获敦煌汉简未刊部分及相关问题》,二人合作,载《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斯坦因所获未刊汉文简               牍》,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2月。

 

张林祥:《宋史诸纪、传时误补校》,《古籍研究》2007年卷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商君书成书与命名考辨》,《古籍整理与研究学刊》2007年第2 期。

 

           《“封建社会”与“地主经济”》,《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第5期;

 

张美宏:《孟子王道理想的心性向度》,《管子学刊》2007年第1期;

 

           《切“己”与“尽己”——孔子“仁”学诠释的内在进路》,《孔子研究》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