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赵逵夫教授应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之邀 抵台作专题演讲
文章来源:管理员      发布日期:2008-09-30     浏览次数:50

 

 

                                                                     

 

       2008年8月18日,“中心”主任赵逵夫教授应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儒家经典之形成”研究计划负责人之邀赴台作专题演讲。

 

       赵逵夫教授于19日参访了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文哲研究所图书馆,20日参观了傅斯年图书馆,21日出席“儒家经典之形成”专题演讲会,会上作了题为《诗的采集与<诗经>的成书》的演讲。

 

       赵逵夫教授认为,我国在春秋以前是有采诗制度的,但这些采诗的人大体属于民间的艺人,农忙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从事演唱与采诗。他们采诗既为了个人演唱,有的也同一些卿大夫或诸侯王的乐师有一定的联系,承担为乐师提供新的歌谣的任务,也因此得到一定的报酬。但他们的生活来源应主要靠农业或其它生产劳动。春秋以前也有献诗的制度,但不会像后人所说那样具有严格的程式或固定的渠道,也不全是为了“观风俗、知薄厚”,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天子、诸侯或卿大夫娱乐的需要。至于臣下劝谏中引述民歌民谣以证明其事,在当时并无严格统计、汇报制度的情况下,是很自然的事。除西周乐师整理历代所传诗歌,进行了基本的分类之外,召穆公的子孙第一次有意识地进行《诗》的编集工作,时间在公元前七世纪中叶。增编而成书的工作是由郑国的王族成员完成的,其主要人物很可能是公孙舍之(子展),公孙侨(子产)也可能参与了这个工作。但孔子在编排上和文字上做了最后的订正与加工,个别地方有所增删。如将乐师的整理、编排工作也算在内,《诗经》的成书,经过了四次工作,最后才形成今天的样子。我们既不能抹杀孔子的功劳,也不能抹杀了他以前一些人的功劳。而且只有这样,才能解开两千多年来《诗经》研究中留下来的一些谜团。又由于孔子在《诗》的订正、解说方面的工作,也由于他对《诗》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作用的重视,以及他关于《诗》教的理论建设,通过他的学生、门人的持续不断地研习与传授,使《诗三百》进一步得到普及和流传。虽然战国时代文人策士汲汲于功名,而儒家的传《诗》学术并未中断,所以直至汉代,《诗经》仍能完整地流传下来。并且,孔子及其学生、后学的一些诗论,对每首诗的解说,也能较完整地流传下来。新发现的《孔子诗论》同《诗序》之间的关系,使我们相信孔子的诗学理论是一脉相传,直至汉初的。赵逵夫教授将民俗与文献结合,以敏锐的学术眼光就《诗经》中的诸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纠正了以前对《诗经》的错误认识,打破了《诗经》研究上陈陈相因的僵局,使《诗经》诸问题柳暗花明,演讲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

 

       8月22日,赵逵夫教授参访了历史语言研究所和历史文物陈列馆以及胡适公园、胡适纪念馆,23日返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