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
“中心”主任赵逵夫教授的子课题《中国节日志·七夕节》申报成功
文章来源:管理员      发布日期:2009-09-24     浏览次数:159

 

       2009年12月15日,中心主任赵逵夫教授申报的《中国节日志》第二批子课题《七夕节》获得通过。

 

       《中国节日志》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的项目,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组织实施。被招标的第二批子课题有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75个。《中国节日志·七夕节》项目由赵逵夫教授负责,彭金山教授、王贵生副教授、甘农大硕士隆滟和西北师大硕士李凤鸣参加。

 

       七夕节是在每年农历七月七日举行的一种以女性乞巧为主的活动,与牛郎织女传说同源,故七夕节也称乞巧节、女儿节,别名双七、重七、星期、巧夕、女节、兰夜等。七夕节自汉代产生以来,历经各代传承和扩布至近代时期已经形成了遍布全国范围的重要节日习俗,至今依然流传于西到甘陕宁青,中到晋冀鲁豫,东到黑辽江浙,南到湖广台海的广大民间社会和城镇区域。七夕节历经现代社会转型期之文化政治浩劫后,曾经一度处于消歇、停滞和疲惫状态。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的深入推进,许多地区业已淡化的、弱化甚至局部消失的七夕节日习俗也再度得到复兴,不少地区已举办文化节为契机引导七夕节重生,发掘了一些地域偏僻但文化内涵深厚、活生态价值较大的代表性民俗村落和传承人。在国务院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西和七夕节荣列其中。甘肃南部的西和、礼县等地地理相对封闭,不仅保存了丰富多样的传统乞巧习俗特点,而且还融合当地文化特点形成一种融祭祀信仰与歌舞娱乐于一体的序列化、立体性节日风俗,每逢七夕各村落自发举行坐巧、迎巧、拜巧、祭巧、娱巧、卜巧送巧等一系列有歌舞陪伴的仪式活动,这一活动持续七天七夜。其它诸如和顺、沂源、邢台、西安、太仓、南阳、广州、嘉兴、郧西等地在七夕期间也都举行一些关于牛郎织女的信仰仪式和各色的乞巧活动,这些地方都是研究七夕节不可或缺的“基地”。

 

       该项目计划在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完成。完成过程分三阶段:第一阶段(2010年2月至6月)主要工作有:讨论研究项目研究方案,进一步完善古籍资料整理,培训调查人员,分组联系各个考察点,增加设备,各调查组熟悉详细计划,筹措经费。第二阶段(2010年7月至9月)工作基本过程为:1、7月初至8月10之前,分组定责,联系事务。2、8月10日至20日,奔赴各点,展开作业。3、8月20日至9月底,初步汇总、整理访谈录,编辑、组织音像资料,遴选图片。第三阶段(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成员分工是:1、2010年10月至11月,调查报告整理写作。2、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志略撰写。3、2011年3月至6月,综述、附录及其他写作。4、2011年7月底,在七夕节前整理结项。

 

       其中志略撰写根据节日的一般构成分八个类别:一是节日时空,即举办节日的时间和场所;二是组织,即节日如何组织以及如何组织和参与;三是人物,亦即节日的源起人物以及与节日相关的人物;四是节日活动,包括节日的基本仪式、主要活动、规约禁忌;五是节日用品,即节日饮食、服饰、器物等;六是表演艺术与口头叙事,表演艺术主要是指节日期间的戏曲、舞蹈、歌谣等,口头叙事指关于节日的传说、故事等;七是游艺娱乐,包括游戏竞技及社交;八是其他有关节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