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
2010年“中心成员”之学术论文
文章来源: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0-09-17     浏览次数:65

赵逵夫:《论赋之性质及其与汉语和中国文化之关系》,《文史哲》2010年第2期;

 

           《再论牛郎织女传说的孕育、形成与早期分化》,《中华文史论丛 》2009年第4期,新华文摘 2010年第9期转载;

 

           《有关“牵牛织女”传说的一首诗与〈易林〉》的作者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第4期;

 

                《<诗经·秦风·蒹葭>新探》,《文史知识》2010年第8期;

 

               《〈中华诗祖屈原——中国古典文学十大家新传〉序》,吴继路《中华诗祖屈原》,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迢迢牵牛星”与“兰若生阳春”二诗关系浅谈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第3期;

 

               《周南•汉广探微》,《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3期;

           

               《〈玉台新咏〉所收“枚乘杂诗”作时新探》,《 西北师大学报》2010年第4期;

           

               《在形式和内容之间:思想与文化的全息反映——〈盐铁论研究〉序 》,《宁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延展对先秦散文史的认识—兼评春秋辞令文体研究》,《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

         

               《〈展开五千年文学与文化史的前半段——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序》,《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7月3日;

 

               《〈赵姓文化〉序》,《赵姓文化》创刊号2010年8月;《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5期;

 

               《十六载筚路蓝缕 四十人精诚协作——<历代赋评注>编后絮语》,《辽东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陇南文化〉序》,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年2月;《陇南日报》2010年3月2 1日;

 

               《〈诸子百家人生智慧〉序》,武汉出版社,2010年9月。

 

伏俊琏:《淳于髨和他的论辩体俗赋》,《齐鲁学刊》2010年第2期;

 

            《师旷和小说〈师旷〉》,《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中两汉文的文献价值》,《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第2期;

 

            《俗赋的发现及其文学史意义》,《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4期;

 

            《〈四库全书总目〉的文学观与文体观——以集部大小序为中心》,《阅江学刊》2010年第3期;

 

            《转型期的敦煌语言文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

 

韩高年:《汉代长汉地区生态变迁对汉大赋创作的影响》,《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

 

           《〈大夏〉钩沉》,《文献》2010年第3期;

 

           《“祀谱”、“世系”与史诗——对《诗经》“史诗”诗体源流及演述方式、文化场域的考察》,《文史哲》2010年第5               期;

 

           《〈诗经〉中的崇玉习俗》,《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诗经〉中所见周代休闲习俗》,《民俗研究》2010年第3期;

 

           《上博简〈孔子诗论〉邦风纳物说与先秦诗学》,《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北朝文化特质及其对诗赋文体的吁求》,《辽东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马世年:《〈高唐〉、〈神女〉主旨新探——兼论宋玉赋作中的娱君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祝、史“垂诫之辞”与连珠体的起源》,《长安学术》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10年。

 

赵茂林:《汉代四家〈诗〉命名考辨》,《学术论坛》2010年第9期。

 

漆子扬:《汉代思想家刘安的新道家治国理念》,《科学·经济·社会》2007年第2期;

 

             《从〈文章正宗〉的编选体例看真德秀的选学观》,《湖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单  芳:《〈伍子胥变文〉与〈伍员吹箫〉杂剧比较》,《敦煌研究》2008年第5期;

  

             《南宋辛派词人研究述论》,《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丁宏武:《葛洪卒年考》,《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2期;

 

            《葛洪的汉学倾向—兼论葛洪与魏晋玄学的关系》,《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2期;

 

             《皇甫谧籍贯及相关问题考论》,《文史哲》2008年第9期;

 

             《前秦苻氏家族的多元文化倾向及其成因考论》,《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尹占华:《姜夔词的距离感》《西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1期。

 

郝润华:《鲁通甫诗文集版本述略》,《文献》2008年第2期;

 

           《郭知达及其《九家集注杜诗》》,《古典文献研究》2009年10月第28辑;

 

           《黄永年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第4期;

 

           《试论李梦阳对杜甫七律的追摹及创获》,《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四库全书总目〉对〈郡斋读书志〉的接受与批评》,《图书馆杂志》2010年第8期;

 

            《模拟与新变:李梦阳骚体赋的创作特点及成就》,《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异代同声:试论鲁一同对杜诗的继承与超越》,《文学评论丛刊集刊》2010年第2期。

 

陈晓龙:《非正式制度在古代个体品德培育中的作用》,《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欠发达地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论语集解〉以玄释儒辨》,《社科纵横》(与杨鸿源合作)2010年第3期。

 

张德芳:《从汉简材料看汉晋时期丝绸之路全程的走向和路线》,《中日学者中国古代史论坛文集》,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西北汉简一百年》,《光明日报》(2010年6月17日)。此文被《新华文摘》于2010年第17期转载。

 

范三畏:《伏羲虎图腾与中国文化》,《中国新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田  河:《谈谈楚简中两个从“只”的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辑,中华书局,2010年;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遣册补正》,《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1期。

 

马军霞:《略论商周时期青铜卣的起源问题》,《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2期。

 

杨同军:《土耳其学生汉语习得偏误举隅》,《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汉译佛经词语的佛教化和本土化演变例释》,《汉语史学报》2010年第九辑。

 

党万生:《“观眸”与“知言”——〈孟子·离娄上〉“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章发微》,《河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李占鹏:《论近代戏曲批评观念的嬗变轨迹》,《西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6期;

   

            《论郑振铎戏曲典籍整理的学术成就与文献价值》,《求是学刊》2007年第2期;

 

           《二十世纪发现戏曲文献的历史沿革与地域分布》,《西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5期;

 

            《20世纪发现戏曲文献的主要类型和基本特征》,《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6期;

 

            《二十世纪发现戏曲文献的意义指归》,《西北师大学报》2010年第1期;

 

            《观澜索源涵古茹今—评〈俗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第3期。

 

杨晓霭:《〈金缕衣〉在宋代的歌唱与寿词〈贺新郎〉》,《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以诗为词”亦“檃括”创作词调歌曲》,《西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1期;

 

           《乐语口号的表演与近体诗在宋代的入乐》,《江海学刊》2008年第1期;

 

            《试论礼乐文学的文化传承价值》,《西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6期;

 

            《〈乐府文学文献研究〉简评》,《社会科学评论》2008年第2期;

 

            《音乐文献整理的文献学方法及其规范》,《文艺研究》2008年第11期;

 

            《北宋太宗朝的“乐府声诗并著”——以王禹偁为个案》,《西北师大学报》2010

 

杨晓斌:《“颜虎”抑或“颜彪”》,《文学遗产》2008年第2期;

 

            《从模拟铺陈走向自抒机杼——潘岳五赋考论》,《学术论坛》2009年第1期 。